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潍坊抗日战争英雄故事 »英雄故事

  当时潍县城内街上到处是欢呼庆祝的百姓

 

  从1937年抗日战争烽火燃起,至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当年的潍县人民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寸土,都记录了那段难以磨灭的历史,更是见证了日本投降后潍县内欢腾的景象。9月2日,记者走访市区内5位老人,听老人们回忆了日军投降后,潍县百姓的生活及情感变化。

 

  邻里跑上街又唱又跳

 

  1920年出生的谭先民,1945年曾在县立文庙小学任国语和算术老师,那年他25岁。谭先民说,得知日本投降后,当时的街坊邻里都高兴地跑到街上又唱又跳,不知道该如何庆祝是好。

 

  “那天我们家里吃了一顿好饭。”谭先民说,那时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顿水饺,日本投降的那天,家里特意包了水饺庆祝。“太不容易了,潍县百姓的日子终于好过了。”谭先民对于那顿水饺记忆犹新。

 

  谭先民说,开学第一堂课他就给学生讲了抗战胜利的事情,孩子们还不太懂战争胜利的意义,同事们却都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谭先民说,现在向阳路上的小黄楼当时是日军司令部,那里有行刑室。“我没亲眼所见,但听说刑罚里有吊打、灌辣椒水等,手段残忍。”日军撤离后,谭先民和不少人都听说,行刑室四面墙上都血迹斑斑。

 

  百姓都上街欢呼跳跃,日本兵不敢出门了

 

  1930年出生的刘秉信说,潍县沦陷时,他8岁。期间日军在潍县做了许多惨无人道的事,他已经记不清,但是日本宣布投降时,潍县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他至今有深刻印象。

 

  “那时我已经15岁了,有一天忽然听到许多飞机的轰鸣声,我立马跑到院子里。”刘秉信说,他看到空中的飞机都印着美国国旗,飞往了乐道院方向。

  刘秉信回忆,后来还有一些运输机也飞到了潍县上空,向地面空投食物,乐道院附近的许多村民听到飞机的声音都赶到了现场。

 

  刘秉信说,以前大家都躲在家里,若是在街上碰到了日本军人或是宪兵队的人,都会躲着走。“得知日本投降的那天,老百姓高兴得都上了街,欢呼跳跃。”潍县城里的一些日本兵反而不敢出门了,怕在街上被打,所以都躲着百姓,宪兵队从潍县撤退时也是慌慌张张逃跑的。

 

  “虽然当时有一些人怀有报复日本兵的心理,但是大家都非常理智,没有造成很严重的事件。”刘秉信回忆,当时日军还单独建了一所小学,负责日本儿童教育,也会接收一些中国儿童,但中国的孩子常常受到日本儿童的欺凌。日本投降后,发生在学校的欺凌事件也没有了。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女人们不再东躲西藏

 

  日本投降时,刘凯12岁。刘凯说,当时不少学校都组织学生拿着彩色三角旗上街游行,庆祝日本投降,他也参加了。看着街上群众高兴地欢呼、拍手,他感觉走路从来没这么自信过。“日本投降后大家都感觉松了一口气,女人们不用东躲西藏了,日子终于太平了。”刘凯说,那时邻里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都变成了“这下终于放心了”。

 

  “当时我姐姐跟村里的其他妇女为了躲避日军,躲在一个大院子的地下室中。”刘凯说,日军撤离后,姐姐终于结束了躲藏的日子。

 

  对于日军撤离潍县时的情景,刘凯没见到,但是城内遗留的日军女眷让他印象深刻。“日本宣布投降后,日军女眷基本都被遗弃了,而那些日本商人有能力的就把家人带走,没能力的就自己跑了,女人就留在了潍县。”刘凯说,与他家同住一个大院的一户人家是拉洋车的,日军撤离后有一个日本女人坐上了他的洋车。拉车的问她去哪,日本女人说她也不知道,把她拉到哪里她就去哪里。

 

  “被遗留下的这些女眷没有了经济来源,非常无助,当时城里那些没有遭到严重迫害的老人看到这些日本女人,反而非常可怜她们。”刘凯说,后来这些日本女人大部分都改嫁给潍县底层的劳动人民,例如拉洋车的、菜贩等。

 

  陈正宽 83岁

  日军开始撤退时,路边有围观百姓

 

  1945年,陈正宽刚好13岁,当时家住在东关的东风桥头,距离坝崖街(现和平路)很近,有日本兵离开潍县城时,他都去看。

 

  “日本投降了,士兵自然垂头丧气,低着头。”陈正宽说,潍县城里仅有一支宪兵队,士兵不多,多是文职人员,他们走时队伍并不大,经过坝崖街到火车站,经青岛再回日本。最初,坝崖街两边还有围观的老百姓,有调皮的孩子或青年会走到日本兵身后,作几下扇耳光的动作,以表达自己的愤恨之情,也有个别人会骂上几句解解恨,但绝大多数老百姓重归平淡的生活。

 

  陈正宽说,潍县周边的日本兵也需经潍县火车站去青岛,所以日军离开潍坊的日子持续挺长,从1945年9月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但都不成规模,一般十几个人、百余人,他见过最多的一次约200人。“他们离开时都是排着队伍走的。”陈正宽对此记忆深刻。

 

  ◎背景延伸 日军投降前后的潍县政权

  日寇投降时,14岁的陈瑞增正在潍县县立初级中学读书。

  他回忆说,1938年1月潍县陷落后,潍县城里并无日本军队驻防,只有一支宪兵队,人数不多,队长是准尉,开始驻扎在火车站附近,后来搬到了县治前街法院,尔后长期驻丁六宅。1944年春改称“竹原公馆”,任务未变,后又改称“第二地区队”,当年秋由日寇特别警备队梶山队接管,直到投降。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城内的日本宪兵相继离开,蒋介石派何思源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当月又命令11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兼任山东先遣军总司令与何思源接受日寇投降。当年12月27日,山东战区受降仪式在现在的山东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奎虚书藏”楼举行,中方代表李延年,日方代表细川中康。

 

  当时的潍县由被任命为第八区专员兼保安一师师长张天佐接管,原在1943年投降日寇的厉文礼部摇身变为昌潍先遣军(国民党)维持社会治安。1946年1月,开始有国军第八军的松山部队等来到潍县。(潍坊晚报)

 

 

 

 

Top